“一带一路”如何再造中国与世界(上)——再造中国

来源:中央社院微信公众号

“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超越胡焕庸线和西方中心论,打造东西互济、陆海联通的新中国、新世界,开创包容性全球化。

时下的中国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首次实现从农耕型走向工业(信息)型、从内陆型走向海洋型、从地区型走向全球型的伟大文明转型,这也是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内涵。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国,但农耕思维仍然跟不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步伐;中国传统理念“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的“水”只指淡水,如何包容汹涌的海水,建设海洋文明与海洋强国,考验史无前例;古代的天下观只是涵盖东亚,如今“全球中国”身份正在形成,中国梦也是世界梦。

中国梦不只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是通过民族复兴实现文明的转型与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确立中国作为世界领导型国家、中华文明作为人类领导型文明的地位,通过包容西方文明、引领人类新文明,而实现人类文明从西方向东方、从北方向南方的范式转移,开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国的崛起,是近代大国崛起进程中唯一非宗教国家的崛起,不以西化为目标,且是非基督教国家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唯一未被西方殖民的文明国家崛起;中国的崛起,是唯一既复兴古老文明,又复兴西方另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崛起。我们必须从这一世界历史高度认识中国梦的意义。

一带一路的逻辑之一:再造中国

融通中国梦与沿线国家梦,并成就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世界梦的重要途径,是“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通过中国全方位开放而改写世界版图,并在这一过程中确立全球中国的新身份。均衡发展,超越自然经济地理限制,这是“一带一路”的首要经济逻辑。(参见王义桅:《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在中国年等降水量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三条鲜明的等降水量线,代表了中国特别的地理意义: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即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

这条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等。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即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一线,它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同时也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即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这条线也称作“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的基本直线。

线东南方大约43%的国土居住着约94%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为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域。

以前,开发西部的思路是让西部老是盯着东部,让东部带着它一起出海,所以西部永远竞争不过东部。现在,西部马上要变成“一带一路”的前沿了,直接走到欧洲去了,像重庆的竞争力马上就要超过北京和上海了。

国内要实现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四个自贸区形成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大局,这让内陆省份一下兴奋起来了。无论是西安、重庆,还是武汉,都面临着中国新一轮的机遇,他们从原来的末端变成了前沿地带,找到了中国的潜力。

为什么我们经济新常态以后没有陷入到日本那样失落的10年、20年呢?就是因为中国有战略缓冲能力。“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国内市场一体化,变成一个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总体来说,中国目前约三分之二的经济活动与人力物力都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而这部分却只占中国约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反之,中国中西部占地约三分之二,其经济活动可能仅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导致沿海与内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不仅如此,中国的运输和通信航线都集中在东部长三角和华南珠三角,形成两个瓶颈。中国进出口货品经过这两大瓶颈后,基本上都得通过水路运往东南亚与欧美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过度依赖,是中国的战略弱点。

超越这一经济地理短板,实现国内平衡、协调发展,夯实中国国内战略基础,就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

此外,降低国内物流成本,以国内一体化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国内互联互通的应有之义。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保持在18%左右,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的2倍。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首次提出了21世纪重大的发展思路,这是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来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它提出了经济地理的三个特征:密度、距离和分割。

密度指每单位土地的经济总量;距离指商品、服务、劳务、资本、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易程度;分割指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因素。报告的结论是:这些经济地理变迁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功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应当对其予以促进和鼓励。(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9、74、97页。)

“‘一带一路’建设本质就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极其深刻的、相互关联的重塑经济地理革命。”(葛剑雄、胡鞍钢、林毅夫等著:《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3页。)

对中国而言,所谓有效地发动和促进经济地理革命——交通革命、能源革命、互联网革命、城镇化革命,就在于促进规模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不断提高经济密度,加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大大缩短物理距离和空间距离,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物流成本,实行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便利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市场规模和市场主体(国有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规模,增强专业化程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指周边国家和地区)、全球一体化;

大幅度消减绝对贫困人口,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等。(胡鞍钢:《“一带一路”经济地理革命与共赢主义时代》,《光明日报》2015年7月16日。)

为了抢占先机,搭上国家倡议的“顺风车”,国内诸多省区市纷纷提出自己参与“一带一路”的规划和设想,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衔接工作已基本完成,正陆续出台。

根据方案,各地将在多个领域推动重点工作和重大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带动作用,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经贸合作、能源资源合作、金融合作、人文合作、生态环境、海上合作等八个方面的一批重大项目已取得早期成效。初步统计“一带一路”将涉及64个国家约900个项目、投资金额逾8000亿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福建扎实推进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庆、四川、新疆、内蒙古、河南、湖北、浙江等地有序推进中欧班列建设等。

产业投资方面

辽宁优先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制造装备等十大重点装备和建设标准走出去发展;湖北、甘肃等推进省内产业龙头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

经贸合作方面

广东、四川、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借力广交会、高交会、西博会、中蒙博览会等展会活动平台扩展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能源资源合作方面

江苏积极推进塔尔煤田工业园等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优先实施项目建设。天津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沿线国家资源,推进蒙古铁矿采选、哈萨克斯坦油气收购等能矿项目以及印尼农业合作产业区等。

金融合作方面

上海将在沪金融市场交易系统的报价、成交、清算等功能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庆举办系列境外投资促进活动,创立海外并购基金和海外矿权交易中心,促进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化等。

人文合作方面

甘肃通过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展会平台将国内外游客引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黄金段”。福建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展示中心。

生态环境方面

云南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湿地保护与能力建设;贵州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来自50多个国家的代表就全球性、区域性重大生态问题开展前瞻性、趋势性、务实性探讨。

海上合作方面

远洋运输保障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海洋产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一带一路”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无论是早期的经济特区、还是四大自贸区,都是以单一区域为发展突破口,“一带一路”彻底改变之前点状、块状的发展格局。横向看,贯穿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纵向看,连接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并且不断向中亚、东盟延伸。

这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国内经济一体化。

出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作者: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编辑:曾昭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独家原创,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中央社院(zhongyangsheyuan)”,否则追究法律责任。】